蜂產品管理又添支撐點
《蜜蜂產品生產管理規范》實施對推動蜂產業健康發展意義重大
□ 熊宇檀/文
《蜜蜂產品生產管理規范》(GB/T 21528-2008)國家標準自今年8月1日正式實施。這是繼《蜂蜜》國家標準在2006年實施后,國家標準委再次出臺的有關蜂產品質量安全的國家標準。有關人士高度評價該項國標的出臺,指出,它首次將標準化管理體系納入養蜂領域,填補了蜂產品原料生產管理標準的空白,體現了國家在蜂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方面的標本兼治思想,是全面質量管理理念的具體體現,將對中國蜂產業的健康發展產生重要影響,并將為保護消費者的利益發揮重要作用。
中國是世界第一養蜂大國,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保健意識增強,蜂產品的保健功效被越來越多的人看好。然而,由于市場潛力巨大而行業門檻不高,涌入蜂產品市場的企業數以千計,產品參差不齊,以假充真等問題也隨之出現。一些企業或不規范生產,或假冒名牌產品,嚴重影響行業聲譽和健康發展,也讓消費者無所適從。
專家指出,蜂產品質量的問題,一方面與養蜂業手工作坊式的生產方式及蜂產品企業規模小、技術水平低、管理粗放有密切的關系;另一方面也與缺乏國家相關標準有關,只有將蜂產品的質量標準提高到國家層面上來,才有望提高蜂產品的質量。
《蜜蜂產品生產管理規范》涉及了所有蜂產品的原料生產環節,對養蜂生產的組織化管理、設施和機具、工作環境、生產過程、記錄和檔案管理、標志和可追溯性,以及蜜蜂產品的包裝、貯存、運輸和交付,都做出了明確規定。
“蜂產品生產管理的國家標準出臺,是從源頭上確保蜜蜂產品質量安全的根本措施”,頤壽園(北京)蜂產品有限公司董事長陳紅軍表示,“這也是對行業內的規范生產企業和名牌企業的保護,對促進中國蜂產品行業的健康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引起業界注目的是《蜜蜂產品生產管理規范》所確立的“可追溯性體系”,即要求生產管理全過程都要有真實、清晰、易于識別和檢索的記錄,并確保3年內記錄的可追溯性,以使潛在不安全蜜蜂產品能夠處置或召回,確保能夠從交付的蜜蜂產品追溯到蜂產品生產源頭。業內人士對此評價說,這樣的規定,對具有完整安全生產體系的蜂產品企業是求之不得,而對行業內那些缺乏質量保障的小企業等,則可能是滅頂之災。
以蜂產品的上游來說,養蜂基地是蜂產品生產的“第一車間”,因此,確保蜂產品質量,必須從首道工序開始抓起。近年來,為了達到高產的目的,養蜂人培育的蜜蜂產量不斷提升,可蜂蜜和蜂王漿等蜂產品的質量卻不斷下降。不少企業認為,要規范蜂產品生產,提升蜂產品質量,不少養蜂基地的蜂種都必須更換。
在近日于南京舉辦的有全國各地100多家蜂產品生產企業、養蜂合作社、蜂產品協會負責人參加的《蜜蜂產品生產管理規范》國家標準宣傳貫徹培訓班上,中國蜂產品協會會長高茂林表示,培訓的目的就是在全國范圍內把這項國家標準傳達到每一名養蜂人、每一家蜂產品生產銷售企業,最終的目的是規范市場,讓廣大消費者直接受益。“《蜜蜂產品生產管理規范》從原料、生產源頭確保蜂產品質量安全,有利于蜂產品整體質量水平的提高,市場上純凈安全的蜜蜂產品將增多,那些偽劣摻假、無保健價值的蜂產品將退出市場,消費者的健康安全將得到進一步保障。”陳紅軍的看法也是業界的共識。
提高我國蜂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促進我國蜂產品行業健康發展,保障消費者的食用安全,還有很長要走。業內人士指出,《蜜蜂產品生產管理規范》出臺的意義不只是改變了生產企業的行為規范,它對蜂產品整個產業鏈都會帶來深遠影響。對于蜂產品上游來說,它將提高養蜂技術水平,帶動農民增收、農業增效,對蜂產品市場來說,將有助于改變市場競爭無序、拼打價格戰的混亂格局,凈化市場競爭環境,推動出口貿易。而最終,消費者無疑是最大的受益者。《中國質量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