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品質贏來市場話語權
——東莞檢驗檢疫局加強供港冰鮮禽肉質量監管小記
黎植球 趙劍紅
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東莞地區產品出口受到一定的沖擊,然而當地供港冰鮮禽肉卻保持著良好態勢。據統計,今年1~8月,東莞地區供港冰鮮禽肉出口1801批、16788.9噸,貨值20156.6萬美元,穩占廣東省供港冰鮮禽肉總量三成以上。憑著過硬的質量,東莞地區冰鮮禽肉在香港市場贏得較好的口碑,近年來食品安全質量事故依然保持“零”的紀錄。
正如東莞虎門聯歡家禽加工廠董事長鄭金潤所說的那樣:“我們的產品質量好,自然就贏得市場,贏得市場話語權。目前供港冰鮮禽肉的同行都以聯歡公司的供貨報價為基準而定價,且普遍地低于我們的報價。”
回顧東莞虎門聯歡家禽加工廠的發展歷程,是一個從小到大,逐漸成長的過程:加工廠的前身是養殖場,1985年開始小規模養殖活鵝出口,月出口量約10000只,1999年起步屠宰加工冰鮮鵝供港,月屠宰加工出口量約1000只,2004年開始向規模養殖及標準加工模式發展,并著重加大發展備案養殖場規模,目前,配套備案養殖禽場達15個,自營或控股養殖場有7個,構建從養殖到加工的自控質量保障體系,目前養殖品種包括鵝、鴨、雞、鴿,冰鮮、冰凍禽肉,月出口量達80多萬只、1500多噸。
“是‘公司+基地+標準化’的模式的規模化效應,使我們的企業走上日益壯大成長之路。我們發展的歷程,與檢驗檢疫部門的幫扶密不可分”,鄭金潤如是說。
從2004年開始,東莞檢驗檢疫局對禽肉出口企業推行“公司+基地+標準化”的管理模式,構建從供貨加工活禽到出口產品整個鏈條中無縫監管體系,既保障出口禽肉質量,又符合企業在市場導向下自主選擇的發展方向。該局對養殖基地實施檢驗檢疫備案管理制度,并在出口養殖基地大力推廣農業標準化,實施標準化養殖,督促養殖場持續符合備案要求。通過日常監督巡查、疫情疫病監測制度、農獸藥殘留監控、供貨前隔離檢疫等管理措施,緊抓源頭監管,確保原料活禽備案養殖基地并經檢驗檢疫合格。同時,該局推行的聯系人制度,通過加強對禽肉加工廠日常監管、督促企業建立和完善衛生質量保障體系,不斷提高企業的質量管理水平和產品質量自控能力,指導企業按照港澳特區政府對輸入冰鮮禽肉的檢驗檢疫要求進行生產加工,使屠宰加工過程規范化,產品質量標準化。
東莞檢驗檢疫局采用新的技術手段,輔助質量源頭把關,對轄區內11個原料基地和兩家禽肉加工廠進行GPS定位和面積測量工作,測量面積累計達235萬平方米,并將采集的數據編輯、導入廣東檢驗檢疫局出口動物源性食品原料基地電子地圖。通過GPS定位和面積測量,為核準原料基地的生產能力、供貨能力以及重大動物疫情應急處置反應時疫區的劃定工作,提供了精準的基礎依據,進一步加強出口動物源性食品源頭監管。
除此之外,東莞檢驗檢疫局還積極幫扶轄區企業開拓澳門市場。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供港冰鮮家禽注冊企業面臨競爭以及消費下降的雙重壓力,該局充分發揮技術標準平臺的作用,為企業提供標準信息服務;及時收集、整理澳門有關冰鮮禽肉的衛生要求,幫助企業加強生產加工的關鍵控制點的設定、監控,確定檢驗檢疫監管重點和證書版本格式,并指導企業按照澳門政府對輸入冰鮮禽肉的檢驗檢疫要求進行生產加工;加強產品檢驗檢疫、監裝并加施封識,確保出口產品質量和安全。在東莞檢驗檢疫局的大力助推下,2009年5月,東莞冰鮮禽肉成功輸往澳門。截至今年8月,東莞地區供澳門冰鮮禽肉共計6.4萬只、85.2噸,受到了澳門市民的歡迎。
為提高供港澳禽肉的檢驗檢疫監管的有效性,東莞檢驗檢疫局積極開展質量與安全整頓工作,進一步完善“養殖-加工-出口禽肉”全過程無縫監管體系,加大把關力度。同時,該局積極推進企業向“公司+基地+標準化”模式發展,使東莞轄區供港冰鮮禽肉加工廠從養殖到加工的鏈條自控能力不斷加強,供加工用的活禽安全、質量、規格有了保障,產品出口量日益增長,為企業贏得了市場。
《中國國門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