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稅信用是衡量企業信用的重要指標。日前,廊坊市對118094戶符合條件的企業類納稅人2019年度的納稅信用進行評價,評出A級納稅人6259戶,比2018年上升2.28%;A、B、M級納稅人占比93.4%。這反映出廊坊市納稅守信群體逐年遞增、失信群體逐年遞減,全市納稅信用狀況總體穩中向好。
古人云:“一言為重百金輕。”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它看似無形,卻無處不在,不可或缺。從近年來發生的商業欺詐、學術造假、旅客逃票等事件來看,誠信缺失不僅是無德的表現,更損害了經濟社會健康發展,影響了社會正常秩序,妨礙了城市文明程度提升。
對于企業來說,依法納稅是應盡的義務,而誠信納稅則是企業誠實守信的體現。近年來,隨著我國納稅信用管理制度不斷完善,納稅信用評價結果應用正在向多領域擴展。稅務部門每年依據主觀態度、遵從能力、實際結果和失信程度4個維度,近100項評價指標,對企業信用狀況進行評價,評價結果由高到低分為A、B、M、C、D五級。
按照守信激勵、失信懲戒的原則,廊坊市對不同信用級別的納稅人實施分類服務和管理,不僅向社會公告A級納稅人名單,還提供22項涉稅激勵措施和41項聯合激勵措施,令這些誠信納稅企業享受到了實實在在的“誠信紅利”,提升了競爭力,走上了發展“快車道”。
守信者一路暢通,失信者寸步難行。對于被列入稅收“黑名單”的失信企業,廊坊市依法實施聯合懲戒,增加其失信成本,倒逼其履行相關義務。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初施行的納稅信用修復制度非常亮眼,它像一張“復活牌”,鼓勵和引導納稅人提升依法誠信納稅意識,主動糾正納稅失信行為,自覺將誠信納稅作為企業最大的榮譽和品牌。
誠信納稅是我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一個縮影。構建社會信用體系,全民都是參與者。黨的十八大提出,深入開展道德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教育和治理,加強政務誠信、商務誠信、社會誠信和司法公信建設。這就要求每個人都將誠信作為言語、行動的基本規范,共同營造良好的社會信用環境,讓誠信成為城市文明的底色。相關部門更要有剛性的制度約束和有效監督,一方面,加強守信激勵,推動信用便企惠民;另一方面,強化機制建設,推動聯合獎懲機制落地,不斷提升全社會誠信水平。 |